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攻击无人机 美欧将制裁中国 |兵家常事

中国正在向俄罗斯提供军用无人机,这一消息实锤了。一名欧盟高级官员表示,我们收到情报来源,在中国境内有一家工厂生产军用无人机,并运往俄罗斯。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美国人就已经采取行动了。10月17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报告,中国公司在境内为俄罗斯制造名字叫加尔皮亚的远程攻击无人机。美国政府对三名实体和一名个人实行制裁。这些无人机完全是在中国设计开发并制造的,他们贴上俄罗斯标签,摇身一变,成了俄罗斯的武器。这些无人机参与了大量空袭乌克兰的战斗,摧毁了关键基础设施,并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

美国情报显示,生产这些无人机引擎的是来自厦门的林巴赫飞机公司。根据公司官网介绍,林巴赫公司生产各种小型发动机,适用于固定翼飞机、无人机、直升机等等。

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攻击无人机 美欧将制裁中国 |兵家常事 我们通过俄罗斯、伊朗、朝鲜的例子可以看到,所谓的国际制裁在过去10年来基本失效,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零部件通过第三方或商业渠道可以非常轻松地送到被制裁的国家。而这一系列操作的中心就是中国...

而另外一家公司是中国瑞德普斯矢量工业公司,这家公司将中国制造的无人机运输到俄罗斯境内。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大量零部件电子元器件运往俄罗斯,比如飞机发动机、芯片。

对于美国和西方社会提供的情报,中国驻美大使馆否认这一指控并表示,中国负责任地处理军火产品的出口。

在俄罗斯发动战争之后,中共表面上采取中立的态度,实则在经济和军事上不断对俄罗斯提供支持。只不过由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对俄罗斯采取的军事援助一直小心翼翼,生怕引起众怒。我认为中国政府私底下对俄罗斯的军事援助,规模比现在揭露出来的要大得多。乌克兰总统顾问弗拉西克曾对记者表示,乌克兰战场上发现了俄罗斯武器中大约60%的外国零部件都来自中国。

比如去年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发布报告指出,俄罗斯的企业和军火单位,收到了来自中国成千上万批次的物资。中国一家无人机生产厂商,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前一个星期,向俄罗斯出口了1000套无人机系统。而另外一家来自中国汕头的鸿鹄塑料有限公司,在一二月间也向俄罗斯提供了至少1000架无人机。中国公司还向50多家俄罗斯公司出售了大量的光学瞄准镜,出口额几乎比前一年翻了一倍。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国还向俄罗斯制造图95和图160轰炸机的图波列夫公司出口了特殊的镁合金和钛合金。

而在2023年底,不少中文媒体报道,中国国产的装甲车列装俄罗斯军队,生产商是中国陕西宝鸡汽车公司的虎士四轮装甲车。

======================

过去几年,中国一直试图拉拢欧洲,分化欧美。简单来说,就是远交近攻,拉一个,打一个。

可是乌克兰战争发生在欧洲家门口,战争进行了两年,欧洲政坛各个国家的政治领袖都意识到了乌克兰对于整个欧洲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在美国大选之际,英国首相斯坦诺和德国总理舒尔茨都表示要加大援助乌克兰的力度。这样一个节骨眼上,出现了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攻击无人机的新证据,对于中国的欧洲外交政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挫败。

一名欧洲外交官表示,欧洲各国正在研究将更多的中国公司加入欧盟制裁的名单之中。之前,欧盟制裁伊朗,因为伊朗为俄罗斯生产无人机。而现在欧盟也在考虑将对中国采取与伊朗相同的措施。

============================

不过对于中国朝鲜伊朗俄罗斯构建的新的轴心同盟,简单的经济制裁收效甚微。欧美对俄罗斯制裁了两年多时间,俄罗斯仍然能够从中国、中亚等第三方渠道购买到西方的零部件。

比如近日在乌克兰战场上,乌克兰获得了一架刚刚被击落的俄罗斯S 70无人机,乌克兰国防情报局表示,S 70无人机中发现了数十个西方制造的零件,其中包括美国公司德州仪器、亚德诺半导体、AMD的元器件,德国公司英飞凌和欧洲的意法半导体的电子元器件。

从苏联时代起,电子工业就是俄罗斯最薄弱的一环,比如苏-27使用的雷达体积大,性能差,探测距离短,完全不是美国F15的对手。而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的电子工业更是一落千丈。现在俄罗斯的先进武器装备,无论是弹道飞弹,还是无人机,都需要引进西方的电子元器件。

不要说俄罗斯了,连伊朗受到国际社会长期制裁,其使用的无人机很多都是来自西方的零部件。我们来看这一篇2022年的报道,当时乌克兰在黑海上空击落了一架伊朗制造的穆哈杰尔六型无人机,这是伊朗制造的一款低成本查打一体无人机。它使用的引擎来自奥地利公司ROTAX,该公司是加拿大庞巴迪公司旗下的奥地利子公司,主要为雪地摩托车、无人机、飞机和船只设计发动机而闻名。而另外一款伊朗大名鼎鼎的无人机,见证者无人机,使用的也是ROTAX四缸发动机,早在2013年就首次进入量产。

乌克兰将这架坠毁的无人机一个零部件一个零部件地拆解,除了发现奥地利的发动机,还发现了日本、中国、美国的电子元器件、相机以及激光测距仪。

不要说伊朗和俄罗斯了,现在就连朝鲜都能获得大量的美国零部件。2024年1月一枚朝鲜KN-23短程弹道导弹坠落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市。英国一个调查组织对此研究,发现朝鲜的短程弹道导弹竟然使用了290多个外国的零部件,其中很多零部件竟然是在过去三年内全新制造的。其中,75%的组件来自美国,16%来自欧洲,9%来自亚洲。这些零件主要是电子元器件和导弹的导航系统。

我们通过俄罗斯、伊朗、朝鲜的例子可以看到,所谓的国际制裁在过去10年来基本失效,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零部件通过第三方或商业渠道可以非常轻松地送到被制裁的国家。而这一系列操作的中心就是中国。中国这种行为不仅加剧了全球紧张局势,也一定会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角色产生了更多质疑。